政大傳播學院
電子報
Issue No.63
總編輯:陳憶寧 編輯:蕭媛齡 助理編輯:紀玟伶
封面照片:紀玟伶
yuanling@gmail.com
師生動態

97校慶運動會

圖一: 學生們把握進場前的空檔來張自拍。(傳播學院包依依提供) 

圖二:陳憶寧院長和就讀傳院的雄鷹球員共同合影。(傳播學院蕭媛齡攝)

圖三:運動會開幕禮成後,傳院師生們留下合照紀念。(傳播學院羅晧耘攝) 

圖四:傳院師生們充滿朝氣活力進入會場傳播學院羅晧耘攝) 

113年5月20日迎來了國立政治大學的97年校慶,同時也是復校的70週年,今年總算迎來了不錯的天氣,李蔡彥校長也笑說我們打敗了95%的降雨機率,因此也回到了操場上舉辦睽違已久的運動會。傳播學院由陳憶寧院長以及江靜之、張郁敏、許志堅三位副院長共同帶領下,率領學生朝氣蓬勃地進入會場,期許今天也能在運動會當中斬獲佳績,爭取更高的榮耀。

新聞系系友回娘家 
   四代新聞人聚首憶當年  

圖一:「新聞系衝不破,打不散,嘿嘿嘿!」畢業40年的系友們充滿精神地呼喊口號,響亮的聲音迴盪在新聞系館。( 攝影:吳冠緯、梁嘉柔) 
圖二:新聞系友回娘家活動圓滿成功,與會系友於新聞館前開心合影。( 攝影:吳冠緯 ) 
圖三畢業10年系友齊聚大學報編輯室,分享各自的工作與專業領域。( 攝影:吳冠緯、梁嘉柔 )

新聞學系於5月18日舉行「系友回娘家」活動,今年活動打破過去僅有畢業10年與30年系友參與的慣例,畢業20年與40年系友也到場共襄盛舉,橫跨30年的四代新聞人一同齊聚新聞館。活動由新聞系主任江靜之開場,臧國仁老師也以「畢業50年大學長」的身份到場,林元輝、馮建三、陳百齡、吳筱玫老師亦出席活動,與系友們回憶求學時光。

畢業40年的系友們充滿精神地呼喊口號,除了透過遊戲,還以AI製作歌曲,一同回味大學的青春歲月。畢業30年系友秦漢忠擔任該屆召集人,現場也有來自馬來西亞、香港的系友特地到場憶當年。畢業20年系友在班聚時間玩起問答遊戲,一同回憶大學時的美好時光。畢業10年系友齊聚大學報編輯室,共同召集人陳冠妤說,很開心看到大家都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努力。

 

全文連結:https://reurl.cc/yLR2O6

廣告系系友回娘家  

一、圖二:廣告系友大合照。

適逢九十七週年校慶~畢業30年系友回娘家。在光揚學長號召之下,畢業30年的學長姐們返校參加校慶午宴,也邀請了退休後的賴建都老師。午宴結束後一同參觀了新聞館、大勇樓。隨後到大勇樓教室與郁敏主任、秀蕙老師敘舊。

廣電系系友回娘家  

一、圖二廣電系系友大合照。

「廣電系系友回娘家」於5月18日以午茶會方式舉辦,關尚仁老師回憶道,當年創辦廣電系的情景歷歷在目,他指出,正是在今日聚會的新聞館301教室,廣電系的種子開始萌芽。另蔡琰老師、郭力昕老師、盧非易老師以及系主任許志堅老師也都親臨現場,現場氣氛溫馨且熱鬧。系友畢業後仍在相關產業中服務,有導演、編劇、攝影師、紀錄片工作者、兒少節目製作以及童書編輯,此次活動加深不同屆之校友間的感情,也讓大家再次感受到母校的溫暖與老師們的關愛。

新聞所畢業30年學長姐回娘家 

第54屆畢業30年校友重聚,新聞所畢業30年的學長姐參加於四維堂舉辦的午宴,共享政大回憶。(照片提供:須文蔚)

數位內容碩士學位學程系友餐敘 

數位內容碩士學位學程師生大合照。

圖二:校長介紹推動學程籌備委員。

數位內容碩士學位學程今年於5月17日晚上在茹曦酒店舉辦系友餐敘,出席師長有陳宜秀主任等10位老師,包括學程創系主任張寶芳老師,還有李蔡彥校長、陳憶寧院長、廖文宏館長、蔡子傑老師、陳儒修老師等當年共同推動學程成立的委員也都出席餐敘。出席的系友及家屬有47位,學程自2009年成立以來,這是歷屆系友活動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校長致詞時幽默地比著老師們說這是當年把數位內容生出來的生母及生父們;院長回憶當年跟校長還有寶芳老師一起擔任學程籌備委員,很高興一起參與學程;主任則是說為什麼「設計理論與方法」這門課這麼重,是因為他參考了寶芳老師的課綱,寶芳老師當場笑開懷。當晚氣氛很歡欣,系友跟師長們開心聚會後,也期待明年能再相聚。

傳院研究部師生參訪天下雜誌

圖:師生與天下雜誌同仁大合照。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研究部碩博班學生共28人,在研究部張郁敏主任帶領下,於5月10日下午至天下雜誌進行企業參訪。在擺滿書香的咖啡廳內,品牌暨營運中心資深經理陳亞廷、資深媒體人黃哲斌、天下數位營運長鄭淑儀、行銷部主任宋芷筠及人資副理陳暐岳與來訪師生互動交流,幫助師生瞭解天下雜誌的運作與經營,以及天下雜誌如何進行數位轉型。實地參訪的經驗增加了學生對媒體實際運作跟經營的見聞,真實案例深化了學生對於媒體產業的認識,經過此參訪學生可以對職涯進行更完善的規劃,思索適合自己的媒體舞台。 
 

「聲音的情/色」工作坊登場 
同學活用身體空間以「聲」傳「情」  

:「窮劇場」藝術總監鄭尹真帶領同學們實作以「聲」傳「情」

圖二:「鼻子吸氣,把你的呼氣放在髖關節」工作坊前半段,鄭尹真請同學們以自己舒適的姿勢躺在地板,放鬆身體、專注在呼吸上。

傳院院導師活動 —「聲音的情/色」聲音工作坊 ,由「窮劇場」藝術總監鄭尹真帶領同學們實作,教導大家探索身體不同空間的力量,學習用聲音表達出不同的情感、情緒,並運用在真實生活中。「情感流動在聲音上非常仰賴旋律的流動」,鄭尹真強調句子裡是有結構的,在表達時帶有句構意識較容易讓人理解。他提到聲音旋律的構成包含音高、節奏、音量等面向,他也依照這些元素的變化讓同學練習念同樣句子,感受有何不同差異。最後,他用「笑聲」跟「哭聲」示範不一樣的呈現方式,他教導同學可以想像「語言」和「呼吸」是兩個不同的圖層,把哪個放在前、哪個在後,會有不同的效果,鄭尹真開玩笑表示,想要「情勒」時就可以這樣做。

報導詳見:https://reurl.cc/5vDd4M
學術活動

國傳學程英語專題演講(一)

圖一:正中央為講者吳怡慈Emily Wu。
圖二:演講結束後全體合照。

黃俊銘老師在4月25日邀請鬼島之音 Ghost Island Media 創辦人吳怡慈 Emily Wu前來國傳學程「臺灣流行文化:國族、日常生活與展演」課程演講,講題為「From Taiwan to the World: Programming and Creatives via Podcasting and TV」。Emily以個人在廣播介豐富的經驗分享廣播的轉型歷程以及它如何扮演讓世界更加認識臺灣社會及文化的角色。

報導詳見:https://reurl.cc/4r66mD

 傳播國際領袖課程英語專題演講(一)

圖一:學生上台分享個人使用金融科技的經驗。
圖二:前排左起依序為蔡文宜老師及蔡昆洲律師。

政大50+1社會企業執行長蔡文宜112-2學期在傳院開設學士班全英文授課課程「公共倡議及媒體策略實務研析」,於4月29日邀請蔡昆洲律師以「Fintech & Digital Privacy: Exploring the Intersection of GDPR, Digital Identity, and Privacy in FinTech」為題,探討金融科技時代中個資保護的重要性以及因應個資保護規範日趨嚴格下,金融科技領域所面臨的挑戰。

 

報導見:https://reurl.cc/LW55ne

國傳學程英語專題演講(二)

圖一:演講結束後講者與學生合照,左起第三位為吉耐獅。
圖二:學生專心聆聽演講

本校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李瓊莉老師112-2學期在國傳學程開設「國際組織」課程,於5月3日邀請曾任職於美國空軍的外域軍官、中校吉耐獅(Guermantes Lailari)至課堂演講,講題為「SEATO and Taiwan Security」。吉耐獅在演講中分析數個國際公約於提升區域安全及人民生活福祉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報導詳見:https://reurl.cc/YE4Yd0

校長、副校長赴傳院座談 
校院兩方共凝學校發展共識

圖一:國立政治大學校長李蔡彥偕同副校長詹志禹親臨傳播學院李瞻講堂進行座談。
圖二:傳播學院院長陳憶寧說明傳播學院的發展近況、正面臨的危機與轉機,以及未來策略。
國立政治大學校長李蔡彥偕同副校長詹志禹,於5月3日親臨傳播學院李瞻講堂進行座談,邀請傳院師長們針對傳院或學校發展提出問題與建議。校長李蔡彥表示很高興有這次機會與大家討論學校長遠的發展,「找到好的方向需要大家的共識,而我們認為對的事情堅持做下去,早晚會有成果。」會中有各種面向的議題被提出討論,校長表示會再帶著各位意見回去研擬。本次座談促進校方與院方更多雙向溝通,將有利於未來的政策擬定,共創更美好的教育藍圖。
 

AI時代的工作樣態 
許景泰傳授「一人公司」成功秘訣 

圖一: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EMA執行長王亞維在開場時介紹講者許景泰,認為「一人公司」的型態是個人與AI結合增能的新商業模式,值得目前還在舊思維公司的同學了解。
圖二:許景泰提出「一人公司」面對策略抉擇的思考方式,給予在職學生很多啟發。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以下簡稱EMA)於5月11日在傳播學院3樓的李瞻講堂舉辦本學期的第三場的「傳播沙龍」——「AI時代:一人公司的瘋潮和衝擊」。這場沙龍由EMA執行長王亞維主持,邀請大大學院創辦人許景泰分享他經營「一人公司」的經驗。許景泰介紹,現在「一人公司」成為主流的原因是公司薪水的漲幅趕不上期待值,致使人們開始創業、接外包。許景泰解釋,AI技術的盛行讓人們可以低風險創業、增加創收商業力及讓自己的專業變現。他也不吝於分享低風險創業的要點,「創業就是要選擇輕、巧、快的產業」,具備這些特點的公司就可以和中、老企業競爭。「『一人公司』的成功重點是要預備認知,多去聊天、瞭解。」他告訴同學們要多保持好奇心,培養足夠的認知,就可降低選擇的風險。他提醒,通過不斷提問,借別人的力量才可以讓創造價值的可能性不局限於自己現有的能力。

 

台日媒體素養交流工作坊 
      第一站在政大!   

圖一:台日媒體素養交流工作坊活動現場。( 楊家威攝) 
圖二:交流團隊向政大學生簡述日本社會錯誤資訊傳播狀況。( 楊家威攝) 
由政大媒體素養研究室協辦、台灣事實查核中心(TFC)主辦之「台日媒體素養交流工作坊」,今(15)於政治大學展開第一場活動。

活動辦理單位邀請2022年青年查證挑戰賽日本冠軍(全球第4)、Classroom Adventure團隊的堀口野明、今井善太郎、関川あかり到訪政大,與政大學生介紹及遊玩事實查核遊戲「Ray's Blog」,以及推廣事實查核、媒體素養。

「懷疑、調查並破解」是Ray's Blog(及其團隊)希望帶出的核心理念,遊戲透過不同的關卡,引導玩家了解不同假資訊的型態及來源、以及如何使用不同的工具破解假資訊陷阱,過程中同學們皆受益良多。

更多消息: https://reurl.cc/8vb36j

 傳播國際領袖課程英語專題演講(二)

圖一:學生專心聆聽演講。
圖二:前排左起為王瓊瑤老師及葉嘉炘老師。

5月15日「臺灣媒體中的文化多樣性與多語樣貌」(全英文授課)授課教師葉嘉炘邀請中央大學語言中心王瓊瑤老師前來演講,講題為「Heritage Language Learning: Embracing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Identity」,以自身在美國教中文的經驗向學生們強調語言學習與文化之間的關聯性。

報導詳見https://reurl.cc/WxAAjO

 傳播國際領袖課程英語專題演講(三)

圖一:前排左一為Dr. Han Ei Chew。
圖二:前排左一為Nick Bowman,左二為Jaime Banks。
林日璇老師112-2學期在傳院開設學士班全英文授課課程「傳播科技專題:媒體心理與視覺化」,邀請新加坡國立大學公共政策學院Han Ei Chew副研究員、雪城大學大眾傳播學院Nick Bowman以及雪城大學資訊研究學院的Jaime Banks擔任國際協同授課師資,廣受大學部學生歡迎。

改變未來 從你的點子開始
EMA點子大會  

圖一:點子大會創辦人蘇蘅教授希望學生透過點子大會交流、思考、激盪,成為未來的論文。
圖二:改變未來,從你的點子開始!EMA學生的學術能力展現。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在職專班(EMA)一年一度的「點子大會」5月18日在達賢圖書館羅家倫講堂登場,恰逢政大在臺復校70週年校慶,今年的主持人是創辦點子大會的教授蘇蘅,她談到當年創辦點子大會,其中原因之一是為讓來自不同職場的學生交流經驗和想法,指出點子交流和創意發想有很大的意義。本屆點子組與未來論文組第一名分別是蔡依臻與楊莉莉

 

Texas Tech University 公共關係系
許珊Susan Xu教授演講

Texas Tech University 公共關係系任教的許珊Susan Xu教授5月24日到院進行演講,內容包括三個主題:從歷時動態法及innovation diffusion 理解人們面對採用AI科技與看待AI威脅的關係、人們如何使用功具性AI與社交性AI ,以及以AI 為工具,了解學術發表的impact與作者的race, fundings, collaboration diversity 的關係。

馮建三老師新書出版

《新聞傳播、兩岸關係與美利堅:台灣觀點》

 

馮建三老師新書《新聞傳播、兩岸關係與美利堅:台灣觀點》。
 
本書的四個連環論述,起於認定公共服務傳媒瑕不掩瑜,它的財政使其最能善用科技,有效服務人的資訊、娛樂及教育需要,予以壯大是提升我國民主品質與文化交流大陸的重要法門。
繼之,兩岸關係不是僅存統一與獨立,現狀並不理想,也無法永遠維持,台灣必須提出新的方案,協商雙方都能接受的政治安排。
第三,兩岸協商,有待彼此以同理心理解歷史與當代的大陸與台灣,並要實事求是理解美國。
最後,大陸自詡實行市場社會主義,這個理念符合人類所需,北京的實踐則尚未讓人認可,惟這無礙於本書探索若有這個體制,則其傳媒經濟的風貌,理當如何展現。
本書副標「台灣觀點」,並非僭越而妄稱文中所述代表台灣,是認為這些事實與意見的擴散,符合兩岸需要,也能貢獻世界。
榮譽

恭喜本院獲獎師長及同仁 !

恭喜本院李怡志(右四)與鍾適芳老師(右三)獲政治大學教學優良獎 !
恭喜林翠絹(左)與林日璇(右)兩位老師獲得學術研究獎 !
恭喜精英公關集團董事長孔誠志先生獲傑出校友獎 !
恭喜郭乃華秘書(左二)獲得傑出行政人員獎 ! 

第三屆永豐金控商業競賽  

傳院碩士班暨商學院學生共組團隊

再獲佳績 !

由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學生陳亭佑、杜珊綺、朱麗微,及企管系學生陳軒策所組成的隊伍「命中註訂」於日前舉辦的「第三屆永豐金控商業競賽」中榮獲亞軍!

本次競賽以「數位金融」、「零售金融」、「支付金融」、「綠色金融」、「遊戲金融」與「投資理財」等六大面向對外徵件,吸引近600名學生參賽,近140件提案作品。

在本院新聞系李怡志老師的指導之下,傳播碩士班及企管系學士班學生共組的團隊,在這場激烈的競賽中,憑藉著創新思維和積極的團隊合作,展現出色的表現和卓越的能力,獲得評審們的青睞,脫穎而出。

他們提出了名為「豐訂閱」的金融專案,結合了永豐智慧帳本與AI技術,實現跨平台訂閱服務並進行管理。這個項目不僅可以協助使用者節省時間,還能有效進行財務規劃與管理,甚至有助於扶持本土內容產業,實現共榮。

 

參考活動詳情: https://reurl.cc/oRRZaj

政大傳院師生學術能量大爆發

多篇論文入選臺灣傳播學會2024年會!

本院師長、碩博士班同學所著之學術論文在眾多投稿者中脫穎而出,獲選於台灣傳播學會2024年會發表。今年臺灣傳播學會年會以「傳播與民主韌性」為主題,旨在透過對傳播生態的反思,以及媒體在社會中角色、影響力和國家抵抗力的分析,有助於我們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資訊與傳播對民主自由的重要性,提升各種抵抗威權與改善社會的能動性。


本院韓義興老師、林怡潔老師、柯裕棻老師、劉昌德老師、孫秀蕙老師、方念萱老師(傳播碩單蔓婷為第二作者)等6位師長獲選社會組論文;博士班學生張依萍、楊希林、鄭元皓、陳晨、王皓正、文楷誠、吳奕均、周嘉浩等8人共9篇獲選學生組論文;傳播碩士學位學程學生陳浩瑞、龔芸可、姜期儒、劉宜恬、葉宸熙、傅理涵、蔡郁筠等7人共7篇獲選學生組論文;碩士在職專班張英琪、柯博晟、唐如怡等3人共3篇獲選學生組論文。

 

臺灣傳播學會年會專題座談的其中一場主題為〈學術與實踐的艱困長路:傳播政治經濟學與馮建三教授的貢獻〉,由本院郭力昕老師擔任主持人,馮建三老師擔任評論人。臺灣傳播學會年會將在6月15日(星期六)~6月17日(星期一)於臺灣大學舉行為期3天的會期。同時,學會邀請到國際媒介與傳播研究學會(IAMCR)主席Daya Thussu擔任演講嘉賓,主題為「談傳播與民主」,精彩可期。歡迎碩博班學生踴躍報名參加一年一度的學術盛會,與本院師生互相鼓勵與學習。
     

 

參考相關議程 : https://reurl.cc/GjN9yW

恭喜本院陳晨同學參與達賢圖書館舉辦命名活動獲得評審獎佳作 ! 

恭喜本院陳晨同學參與達賢圖書館草坡或景觀 ( 滯洪 ) 池命名活動,獲得評審獎佳作 ! 命名名稱達樂坡,「達」取自達賢圖書館中的達字。同時「達」也象徵著成就、達成目標的意義,象徵著人們尋求知識、追求目標的過程,而「樂」字則代表人們獲得知識的喜悅。名字也凸顯了圖書館作為知識殿堂的使命,以及人們在此尋找知識的旅程。
 
活動預告

2024政大廣電系獨立專題創作展

2024政大廣電系獨立專題創作展《Control+》活動時間如下:

 

音樂創作展|中正圖書館大廳 6/5 (三) -6/11 (二)

 

裝置藝術展|新聞館展演廳 6/5 (三) -6/9 (日)

 

音樂演出|藝文中心觀星平台 6/12 (三)19:00-21:00

 

影展|傳播學院劇場 6/15 (六) -6/16 (日)

 

最新資訊請參閱:

 

Facebook: https://pse.is/5zhhza

 

Instagram: https://pse.is/5zhhuy

yuanling@gmail.com

116302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