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傳播學院
電子報
Issue No.68
總編輯:許志堅  編輯:蕭媛齡  助理編輯:紀玟伶
封面照片:蕭媛齡
yuanling@gmail.com

廣告系與美國喬治亞大學簽訂合作教育計畫 

開拓學子國際機會

本院廣告系與美國喬治亞大學簽訂合作教育計畫為更多有志赴美攻讀碩士學位的同學,提供一個好的機會。廣告系近年積極與國外知名大學廣告相關學系進行交流,希望能為同學帶來更多走向國際的機會,今年在傳播學院前任院長陳憶寧,以及傳播學院國際交流中心的協助下,與美國喬治亞大學廣告與公關學系(Department of Advertising and Public Relations at University of Georgia)締約合作教育計畫。

更多資訊:https://reurl.cc/NlWXve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廣告系與美國喬治亞大學簽訂合作教育計畫並合影留念。(左起:政大廣告系
張郁敏主任、喬治亞大學廣告系主任蒙娟(Juan Meng)以及傳播學院前任院長陳憶寧)

國際研討會東亞頂尖大學青年學子學術盛事

人智傳播國際研討會圓滿落成

圖一:右起依序為政大校長李蔡彥博士、東京大學久野愛副教授、首爾國立大學Eunmee Kim教授、本院林日璇教授。
圖二:開幕典禮後全員合照。
傳播學院於2024年10月17-18日在政治大學舉辦「2024政大-首爾-東大國際學術研討會:人智傳播」暨臺灣XR發展趨勢企業參訪活動,由本院國際交流合作中心統籌規劃執行,邀請首爾國立大學傳播學系及東京大學情報學環教師及研究生共23人前來參與並發表論文,研討會由政大校長李蔡彥博士、傳播學院特聘教授林日璇博士共同開幕致詞。本院有黃葳威老師、王淑美老師、李怡志老師三位及另外六名數位碩及國傳碩的研究生共同代表傳院參與發表論文。研討會翌(18)日政大安排兩校前往啟雲科技(Speed 3D Inc.)參訪,由該公司介紹其開發AR、AI技術以及將其應用到各種商業或休閒產業上的成果,也讓參與者實際體驗該公司創新產品Picbot。

更多報導詳見國傳網頁:https://reurl.cc/vvZpDe 

政大首頁:https://reurl.cc/mymXRW


傳播學院邀克拉科夫大學副教授

Grazyna Piechota 談婚姻平權法

如何形塑臺灣國際媒體形象

圖一:Dr. Grazyna Piechota研究結果亦顯示,臺灣作為亞洲首個通過同性婚姻法案的國家,受到了全球媒體的廣泛關注。
圖二:Dr. Grazyna Piechota與本院康庭瑜教授互動。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於10月9日上午邀請現任波蘭克拉科夫大學管理與社會傳播系副教授、同時也是臺灣民主基金會訪問學人的 Dr. Grazyna Piechota,進行題為「Equality Promoti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Marriage Equality Law in Creating the Media Image of Taiwan」的學術講座分享。Dr. Grazyna Piechota指出,臺灣在推動人權進展的同時,不僅讓臺灣作為典範在國際舞台上得以突出,也透過婚姻平權法展現了其和平與民主的價值觀,呼應了臺灣外交政策所奉行的核心理念。傳播學院對Dr. Grazyna Piechota表達誠摯感謝,並期待未來能與她進行更多學術合作,持續推動人權議題媒體的深入討論,使臺灣在國際上持續發光發熱。

更多資訊:https://reurl.cc/yv34YM

EMA傳播沙龍暢聊娛樂大未來 

華劇行銷教母張正芬分享行銷秘辛

圖一:EMA96級畢業的學姐張正芬為113學年EMA傳播沙龍打頭陣,得過四座金鐘獎「行銷獎」的她分享她在娛樂產業中的行銷經歷。
圖二:張正芬濃縮她的行銷秘笈,向學弟妹們分享大娛樂中的行銷重點,分別是核心(core)、內容(content)及平台/通路(channel)。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以下簡稱EMA)於10月20日舉行本(113-1)學期首場「傳播沙龍」,邀請了EMA96級學姐張正芬分享「娛樂大未來」。沙龍由EMA執行長王亞維主持,介紹張正芬時讚許說:「最主要是她的行銷非常的靈活,策略結合媒體發展與時俱進。」張正芬將自己多年的經驗濃縮成三個重點:核心(core)、內容(content)和平台/通路(channel)。她介紹,核心價值很重要,一個產品沒有核心很難生存;內容則是要有國際合作和互動創新;平台方面,她指出我們要與時俱進以OTT的角度思考如何產製內容。「行銷的經典邏輯是不變的。」張正芬認為只要瞭解產品都能行銷。她最後勉勵學弟妹們:「其實一定要做你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要很愛你自己的產品,你才會覺得生活是非常有趣的。」


更多資訊:https://reurl.cc/qvlX4y

廣電系攜手緯來電視網  力推影視產學合作
圖一:廣電系王亞維老師10月16日帶領「影像製作」課程的修課學生前往緯來電視網參訪並展開產學合作。(照片來源:王亞維)
圖二:廣電系學生參觀緯來電視網主控室,了解有線電視系統的播出流程。(照片來源:王亞維)
緯來電視網董事長,也是政大商學院科管所博士班畢業的校友李鐘培今年兩度來傳院拜訪,希望能提供產學合作的機會,栽培在校的學弟妹。廣電系副教授王亞維深感學長誠意,10月16日帶領「影像製作」課程35位修課學生前往緯來電視網參訪並合作,他希望學生能以緯來電視網為提案對象,做出有吸引力的棚內節目,並在網路上成功行銷。

更多資訊:https://reurl.cc/1b5l6m
「傳院院導師活動」藝術治療工作坊
透過藝術創作認識自己並與自己對話
圖一:活動大合照。
圖二:同學專心投入創作。
圖三:黃凱嫈老師帶領同學創作。
圖四:同學與自己的作品合影。
傳院院導師活動本學期首場活動由學院導師劉俐華規劃 10 月 22 日於達賢圖書館舉行,邀請台灣藝術治療學會的常務理事,同時也是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助理教授黃凱嫈老師,以手作工作坊的形式帶領學生進行藝術治療。 現場的學生聆聽著 Bossa Nova 的音樂以及在老師的引導下,運用各式各樣的媒材進行創作。藝術治療是一種治療的方法,也可以說是一種表達的方式,更深的自我探索,在藝術治療者的協助下,透過繪畫、塑造等藝術媒材,表達感受 把自己的內在外放。活動最後黃凱嫈分享成為藝術治療師歷程並鼓勵同學們加入藝術治療師這項助人助己這項志業。

更多資訊:https://reurl.cc/pvkXLr
恭喜特聘教授林日璇於「2024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4)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中獲獎
林日璇現任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她的研究聚焦於傳播科技,包含虛擬實境、數位遊戲以及社群媒體,關注人類心理幸福感。研究獲得國科會傑出研究獎以及吳大猷獎,並在2022年獲得Meta的全球競爭型研究獎,現任Meta APAC XR Academic Network 成員,擔任全球影音科技平台 APAC Policy Council Member。她於2024年受邀至Meta Connect擔任年會講者,並代表台灣首次出席參加OECD全球科技大會。

更多資訊:https://reurl.cc/ReZR8G
恭喜廣告系劉俐華老師創作作品同時獲得美國VEGA Digital Awards金獎及NYX數位設計獎(NYX Awards)銀獎
廣告系劉俐華老師與AIGC協作作品【漫談文山 ‧ 青澀愛情】同時獲得了美國VEGA Digital Awards金獎及NYX數位設計獎(NYX Awards)銀獎的肯定~
【漫談文山 ‧ 青澀愛情】中文版連結:https://youtu.be/MWzGedah8hE
Wenshan Tales: Stories of Love (English Version with captions) https://youtu.be/n1om-8tcQYE
新進教師專訪 Part I
波折重重後發掘人機互動興趣
侯宗佑 機器人中尋「人性」
侯宗佑老師畢業於美國康乃爾大學資訊科學系,潛心於人機互動和AI機器人的研究,求學時代經歷了幾番重考與家庭革命,終於在不斷的嘗試中找到有興趣的研究目標。在業界工作時,他體悟到科技是雙面刃,希望工程師、設計師都要有社會責任感,由於業界不太會做社會責任、權力、AI機器人影響社會結構方面的研究,因而投入學術界,來到政大就職。他也鼓勵同學,要多給自己嘗試的機會,才會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希望學生們都可以懂得在使用新科技時,保有對人的關懷,更要知道科技會對社會造成什麼衝擊。

更多資訊: https://reurl.cc/kyz9Gn
新進教師專訪 Part Ⅱ
夢想沒有那麼單一,要盡量地體驗生活-卓庭伍
卓庭伍老師畢業於本院廣播電視學系,後至紐約大學攻讀電影研究,在美國一路完成碩士及博士學位,現在的她除了增加了教師這個新的身分外同時也具有導演、製片、影像史研究、評論與創作等多重身份。對她而言,這些工作互相關聯,她表示跟自己愛的東西在一起,並不是只有一種方式。重返政大廣電系任教,感受到熟悉又陌生的情感。從學生到教師,她在探索新身份的同時,也鼓勵學生拓展視野並強調多元選課的重要性。她更建議同學,別以狹隘的方式去追求夢想,即使出社會後,礙於現實考量先將夢想擱置,多年後再拾起,或者換個方式完成夢想也無妨。

更多資訊: https://reurl.cc/ReZ8ZD
《第八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得獎名單出爐 傳播學院學生榮獲五大獎項
圖:傳播學院在職專班執行長王亞維老師及新聞系徐美苓老師與得獎同學們合影。
由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主辦的《第八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頒獎典禮,於 2024年10月6日盛大舉行,並揭曉得獎名單。今年參賽作品多達732件,共46組作品獲獎,加上10組人氣獎。其中,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學生分別榮獲平面類優等獎、平面類社會價值、影片類社會價值獎、融媒體類優等獎、融媒體類社會價值獎等五大獎項,突破歷屆獲獎紀錄,可喜可賀!
  • 平面類優等獎/鄭孟佳、洪婕穎、伍家欣(新聞實驗室 ):赤腳英雄退役後:搜救犬老後照護誰來擔?  
  • 平面類社會價值獎/李雨羲、王華琳、邱昭華、黎昕俞、張雅媜:輪椅旅遊困境   無障礙景點如何落實無障礙?  
  • 影片類社會價值獎/林婕宇、梁家柔、張倩怡(劉蕙苓老師的影音新聞深度報導 ):當迷失在記憶迴圈中   為失智者再尋「家」  
  • 融媒體類優等獎/葉蓁芸、張愷文、杜以璇、胡王子行、陳婕柔:經典動畫換上台語面貌   成台語傳播的新轉機  
  • 融媒體類社會價值獎/吳玟錡、劉芯妤、孔德皓、丁盈瑄:居托安全監督者   保母訪視員的工作困境

    更多資訊:https://reurl.cc/zDdODy
賀!本院校友內克(吳宇軒)、李明潓、
林俊孝第59屆廣播金鐘獎
廣電系校友、傳播碩內克(吳宇軒) 主持央廣 《那一天的情緒課》談及抽象的情緒議題,藉著主持人與來賓的對話將內容逐漸具象在聽眾耳邊,該節目榮獲第59屆廣播金鐘獎「社會關懷節目獎」。
 
曾經在「政大之聲」實習的內克,曾提到:「在政大之聲的日子,讓我決定一輩子都以自己做廣播為榮。」

採訪全文: 
https://reurl.cc/WN2zoO
社會關懷節目獎:https://reurl.cc/938ZaX

傳播碩李明潓(安起)以主持高雄廣播電台的《大城小時光》榮獲第59屆廣播金鐘「單元節目獎」,該節目同時也因豐富多樣的聲音素材而獲得「音效獎」。節目以高雄市民與公務員彼此的聲音為核心,運用精心設計的聲音安排,建立民眾與市政單位的橋樑,被評審稱讚為「一個難忘的節目」。

單元節目獎:https://reurl.cc/1bRgNX
音效獎:

https://reurl.cc/YqzWkn

新聞碩林俊孝(俊孝)在警察廣播電臺的《出發吧!鱻魚練習生》節目榮獲「兒童節目獎」,該節目希望帶領孩子認識大自然送給臺灣的海洋珍寶,讓大家能更認識臺灣在地漁業的魅力與優勢。

 

兒童節目獎https://reurl.cc/oyG93l

yuanling@gmail.com

116302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