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傳播學院
電子報
Issue No.73
總編輯:許志堅  編輯:蕭媛齡  助理編輯:紀玟伶
封面照片:紀玟伶
yuanling@gmail.com
年度傑出教師及行政人員獲獎名單
  • 恭喜本院陳百齡老師獲112學年度教師及研究人員傑出服務獎
  • 恭喜本院EMA在職專班劉麗芳助教獲113年度傑出行政人員獎
教務長來訪與傳院師長進行交流訪談

本校林啟屏教務長、廖興中副教務長等人3月12日訪問本院。本次訪問主要與本院主管共同討論「校學士」未來的推廣與規劃。席間本院陳宜秀老師代表X實驗學院進行「校學士學位」的說明。陳宜秀在會中談到,「校學士」提供政大學生跨領域學習的機會,修畢不同的課程模組後,學生即可在本系以外,獲得「跨域學士學位」。跨領域人才的需求在現代社會愈來愈高,「校學士」的學制讓政大學生能跨域學習,適應變化快速的社會趨勢。林啟屏也分享,有別於雙主修由上而下的固定修課規定,「校學士」提供學生由下而上的學習機會,鼓勵學生主動選擇自己有興趣的跨域課程。

高誠公關來訪本院 相互分享AI整合經驗

AI浪潮重塑了傳播溝通的方式,公共關係與傳播方式正處於一個轉型變革的時刻,3月4日 高誠公關江秋霞總經理偕同高誠公關全球AI長Jeff Beringer及亞太區創意長Shouvik Prasanna Mukherjee以及台北辦公室數位部門李沛萱小姐拜訪本院。與傳院研究中心施琮仁主任、張郁敏副院長、林芝璇副國合長、鄭怡卉副教授及李怡志助理教授餐敘,交流分享AI如何結合從業人員的專業經驗,融入核心公關管理的角色與功能,並想了解台灣目前公關教育的現況,共同探討如何將AI素養帶入公關與傳播教育中。

 

活動詳見:https://reurl.cc/2KDXOr

傳院訪問學者Guilherme Tosetto
分享現代攝影研究
圖一:Tosetto教授(右二)、Dr. Dodoo(右一)與             圖二:Tosetto教授受邀到傳院課堂發表演講。
陳儒修教授合影(左二)合影。攝影:陳可涵)            (攝影:陳可涵)

傳播學院訪問學者、來自巴西的Guilherme Tosetto教授在3月25日下午受邀到廣電系陳儒修教授開設的「視覺元素與敘事」課堂演講,講題為〈 Light and
Composition in Modern Photography〉。Tosetto 教授分享許多現代攝影的經典作品,包含臺灣攝影藝術大師張照堂、鄭桑溪等人的代表作,深入分析這些作品中光影運用和構圖的藝術技巧。他還從比較的視角出發,提出他對不同國家、地區的現代攝影風格的觀察與研究洞見。講座吸引了傳播碩、IMICS與 EMA在職專班同學參加,傳院另一位訪問學者 Dr. Naa Dodoo 也全程參與。

從金融業轉戰影視產業 
李鐘培學長剖析台灣影視發展策略
圖一:跨足金融業與影視業的李鐘培學長,融合不同領域所學,向同學們解釋影視產業如何借助資本發展。
圖二:沙龍時間有限,結束後同學們主動留下,積極地和李鐘培學長繼續交流影視產業的未來發展。

本院碩士在職專班於3月15日舉行113學年下學期的第一場「傳播沙龍」,邀請本校商院資管所畢業的博士,同時也是緯來電視網董事長、去年推出多部賣座好片的影一電影公司執行長李鐘培,分享他在影視產業的觀察和策略。李學長出身金融,曾任匯豐銀行總經理及台泥總經理,以「從金融業到影視音,思維上的轉換」為題,講述他轉換領域後,以不同視野看待臺灣影視業。

 

活動詳見:https://reurl.cc/eMEgeM

 

從舞台到銀幕
英美文學與影像的跨文化對話
圖一:傳院院導師王亞維(右)興奮地表示,這次整合兩院資源辦理院導師活動,是他當上院導師以來最想做的事情。(左:為本次與談人英文系施堂模教授)(照片來源:傳播學院)
圖二:傳播學院與外語學院師長(左:傳院王亞維老師、右:英文系許立欣主任)都相當樂見於促進多元的學術交流。(照片來源:傳播學院)

本院導師活動「英美文學與電影的碰撞──從莎士比亞到荻瑾蓀」於3月19日正式登場。本次活動由傳播學院與外語學院聯合舉辦,並以黑澤明經典電影《蜘蛛巢城》為開場,邀請英文系施堂模教授與廣電系王亞維副教授進行映後座談,探討電影藝術與英美文學的跨文化對話。英文系系主任許立欣表示本次活動不僅標誌著兩院的首次合作,也期許未來能有更多促進兩院師生間多元化的學習與交流。

 

活動詳見:https://reurl.cc/NYZm4m

 

文學與電影的碰撞 《寧靜的熱情》
跨院對談激盪新思維
圖一:廣電系陳儒修教授針對電影內容分享精闢又獨特的見解。(照片來源:傳播學院)
圖二:傳院院導師王亞維(中)促成傳播學院與外語學院間的合作,期許未來有帶來更多元的聯合活動。(照片來源:傳播學院)

傳播學院與外語學院合辦的院導師活動「英美文學與電影的碰撞──從莎士比亞到荻瑾蓀」來到第二場,於3月26日播放美國詩人荻瑾蓀傳記電影《寧靜的熱情》,並邀請英文系許立欣主任與廣電系陳儒修教授進行映後座談。與會者透過電影沉浸於荻瑾蓀孤寂而熾烈的一生,也深刻體會到導演對其生平的細膩詮釋。

 

活動詳見:https://reurl.cc/eMm4DL

 

廣告系感恩餐會 宴請專兼任教師

廣告系為感謝多位兼任教師多年來對於廣告系的支持,長期於工作繁忙之際,另撥時間到政大開課,於3月26日宴請專兼任教師一同餐敘。席間專、兼任老師彼此對於課程內容進行討論,希望讓課程之間能銜接,協助同學有更佳的修課規劃。多位兼任老師肯定政大傳院的同學,大讚多數同學態度積極,期末報告常讓業界老師驚艷,有時更優於業界水準。

2025「蹲點‧台灣」
校園巡迴影展-政大場
活動全體合照。照片來源:廣電系。

廣電系於3月24日假展演廳和中華電信基金會辦理2025「蹲點‧台灣」-政大場校園巡迴影展,分享2024榮獲「社區紀錄片獎」的兩組作品:一場颱風後的重新開始和花蓮部落雜貨店的時光記憶。在半個月的駐點旅程中,同學們深入社區,用鏡頭記錄,與土地、人與自己展開深刻對話。正如主持人王亞維副教授所言:「到第一線認識土地與人,會是一輩子的養分。」,而與談人李家驊老師也鼓勵學生:「蹲下來,把腳踩在土地上。」下一站,也許就是你!

恭喜本院多位碩士、博士生
論文獲得錄取發表
  • 恭喜碩士在職專班學生112級彭如淇、王公誠、周家綺論文獲得2025文化研究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錄取發表。

    • 彭如淇《橫跨時空的衝擊-大安信維美食商圈的韻律與實踐》️

    • 王公誠《帶著 Lefebvre 空間哲學探索都市快速變遷:以台北公路西/北站與快餐為例》️ 

    • 周家綺《流動的文化過渡:穿越三萬呎高空的感知與權力》 

  • 110級博士生張依萍參與之論文〈Rationalizing Data Governance: Discursive Strategies on Taiwan's My Health Bank App〉獲《2025 ICA preconference, “Boon or Bane? The Role of Digital Media in Diseas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錄取發表,會議將於今年6月12日於美國丹佛市舉行。

    詳見:https://www.icahdq.org/page/annual-conference   

     

  • 本院林翠絹教授與109級博士生黃拓遠(第二作者)合著論文〈Examining Deepfake Risk through EPPM: Perceived Threat and Efficacy in Taiwanese Users’ Coping Strategies〉(透過EPPM模型檢視深偽技術風險:台灣使用者的威脅感知與應對效能),獲第75屆國際傳播學會年度研討會(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Annual Conference, ICA)錄取發表。會議將於今年6月在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舉行。

    詳見:https://www.icahdq.org/mpage/ICA25

       

  • 109級博士生黃拓遠論文〈生成式AI融入「廣播節目企劃與製作課程」對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以空中大學專班面授課程為例〉,獲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文明自動化:AI時代人文素養的反思與跨域」通識教育研討會》錄取發表,會議將於今年5月9日舉行。

    詳見:https://yuntech-uhx.jrbooks.com.tw:8080/active/412   
      

  • 113級博士生柯博晟(第一作者)與本院EMA碩生吳歆宜合著論文〈跨媒介中的監獄地景-空間、時間與感知〉,獲文化研究學會《2025文化研究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錄取發表,會議將於今年3月15-16日在台中靜宜大學舉行。
      
    詳見:https://www.csat.org.tw/?from=xiaodiaomao
       

  • 108級博士候選人許彥輝論文〈The impact of a national power of the professional baseball in Taiwan〉,獲日本運動社會學第34回大會錄取發表,會議將於今年3月16日在日本岡山大學舉行。
      

    詳見:https://spsociology.org/conference/home/programme         

     

  • 112級博士生周嘉浩論文〈Tactics in Networked Social Movements: Case Study of 'Be Water' and the Anti-Extradition Bill Movement〉,獲《 The Asian Conference on Cultural Studies 2025 (ACCS2025) 》錄取發表,會議將於今年5月11至16日在日本東京舉行
      
    詳見:https://accs.iafor.org/

       
  • 110級博士生楊濟瑋參與之論文〈Don't Browse It, Experience It: Spatial Presence Mediated the Effect of 3D Marketing Websites〉獲《75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2025 ICA)》錄取發表,會議將於今年6月12至16日於美國丹佛市舉行。

      
    詳見:https://www.icahdq.org/page/annual-conference

傳院博士班邁向國際頂尖學術發表系列講座

傳播學院博士班將辦理三場邁向國際頂尖學術發表系列講座 歡迎踴躍報名

 

本院本(113-2)學期辦理三場邁向國際頂尖學術發表系列講座,歡迎老師及同學踴躍報名參加!

 

相關資訊及報名Qrcode詳見海報。

https://reurl.cc/NYpMpk

2025春傳播國際領袖課程師資介紹

傳播學院於 2025 年春季開設「傳播國際領袖課程」,課程涵蓋三大核心領域:國際新聞與傳播、策略傳播及傳播科技,共計五門課程。本課程邀請四位業界與學界兼具的專家授課,他們在新聞播報、電影與媒體文化、數位行銷以及影視與音樂產業等領域擁有深厚經驗,為學生提供多元且專業的學習機會。

師資:王孟琦老師,傳播學院兼任講師

課程:電視新聞基礎與聲音練習

 

資深電視新聞主播王孟琦,擁有豐富的播報與現場連線經驗。本課程帶領學生深入了解台灣電視新聞的運作模式,並透過 DLive 實作、現場連線及主播訓練,提升學生的聲音表達與新聞選題能力,為未來媒體職涯奠定基礎。

師資:卓庭伍博士,廣電系助理教授

課程:女性電影與媒體文化

 

卓庭伍博士畢業於政大廣播電視學系,並於紐約大學攻讀電影研究,兼具導演、製片、影像史研究與影評創作等多重身分。本課程從早期電影至當代數位文化,探討來自好萊塢、東亞、歐洲及拉美等地的影視作品,鼓勵學生以多元視角理解女性電影與媒體文化的歷史演變及當代發展。

師資:楊孟潔博士,傳播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課程:社交媒體數位內容行銷

 

楊孟潔博士畢業於政大新聞系,美國留學歸國後,以「楊教授」之名親身實踐社群經營,不投放廣告,透過有機增長成功建立個人品牌。本課程結合理論與實作,涵蓋 社群媒體內容創作、行銷策略與平台操作,幫助學生掌握數位內容行銷的核心概念,培養實戰能力,洞悉社群媒體環境下的行銷趨勢及受眾互動技巧。

師資:劉主映博士,傳播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課程:流行音樂與大眾文化專題及影視角色創作與表演技術

 

畢業於英國南安普敦大學並取得媒體研究博士學位,劉主映博士擁有豐富國際經驗,曾擔任影視製作人、廣告導演、影視演員及音樂人,學術研究涵蓋流行音樂文化、影視表演及影像分析等領域,並在影視產業、流行音樂及學術界積累了多元的職業經歷。

yuanling@gmail.com

116302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