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傳播學院
電子報
Issue No.76
總編輯:許志堅  編輯:蕭媛齡  助理編輯:紀玟伶
封面照片:蘇以薰 
yuanling@gmail.com
傳播學院畢典圓滿落幕
畢業不是學習的終點 勇敢迎向未來
圖一:許志堅院長勉勵畢業生勇敢迎像未來
圖二:張郁敏副院長為學生撥穗
圖三:江靜之副院長與畢業生合影留念
圖四:陳宜秀主任為畢業生撥穗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於6月7日下午在傳播學院劇場舉行113學年度畢業撥穗典禮,來自新聞學系、廣播電視學系、廣告學系及傳播碩博士班的畢業生歡聚一堂,與親友一同迎接人生新篇章。畢業生們身穿學士袍、手捧花束,開心地與親朋好友合影留念,現場洋溢著歡笑與祝福,氛圍溫馨感人。

 

全文詳見:https://reurl.cc/AMNjDY

陳百齡老師將於本學期退休 
傳播學院致上感謝
圖一:傳院老師同仁與百齡老師合照。
圖二:院長許志堅代表全院致意感謝百齡老師。

本學期,傳播學院陳百齡老師即將退休。於期末會議中,院長許志堅代表全院致意,感謝百齡老師多年來在行政、教學、研究與學院發展上的貢獻。百齡老師分享,自己熱愛電玩,並以遊戲中的角色比喻學院同仁的多元特質:有人如騎士勇往直前,有人如商人引進資源,也有人如國王分配資源。他笑說,至今仍未確定自己屬於哪一個角色。他也感性提醒同仁:「時間看似充裕,其實短暫。希望大家都能把握當下,做真正想做的事。」傳播學院感謝百齡老師多年奉獻,祝福他退休生活順心愉快。

 

全文詳見:https://reurl.cc/3K2Xk9

2025全球傑出僑生校友獎得主
經驗交流會
圖一:本院校友郭朝河(右)、李彥樞(左)拜會政治大學李蔡彥校長(中)
圖二:本院陳宜秀主任(中)代表本院致贈紀念品給兩位校友。

本院校友郭朝河(馬來西亞,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94年畢業);李彥樞(新加坡,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系、企管系,96年畢業)。獲選僑委會2025年全球傑出僑生校友,今日返回母校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拜訪昔日師長並與學弟妹分享他們在政大求學的點滴及如何從政大出發,走向國際,勇於跨界在產業中發揮影響力。


全文詳見:https://reurl.cc/ae3mX9

新聞系系友回娘家 
跨世代系友齊聚新聞館
圖一:近百位畢業10年、20年、30年的系友齊聚新聞館展演廳,重回校園感受溫馨氣息。
圖二:畢業10年系友返校造訪大勇樓編輯室,重坐熟悉位置回憶編輯《大學報》的青春歲月。
圖三:畢業20年系友與臧國仁老師合影,並透過遠端連線與無法到場同學分享當年趣事。
圖四:新聞系29屆系友入學60年,歡聚新聞館。
2025年5月24日,政大新聞學系於新聞館展演廳舉辦「系友回娘家」活動,邀請畢業10年、20年與30年的系友返校。活動由系主任江靜之主持,臧國仁、蘇蘅等師長出席,共同與系友敘舊交流。10年級系友重返大勇樓編輯室,勾起青春回憶;20年級系友則遠端連線與各地同學同歡;30年級系友製作回顧影片,重溫昔日情誼。同場舉辦的第29屆60週年系友聚會中,傑出校友魏明光分享系所近況,晚間於藝文中心餐廳舉行餐敘,95歲的閻沁恆老師亦出席,場面溫馨感人

全文詳見 : https://reurl.cc/6KWyZZ
南加大教授 Dmitri Williams蒞政大
探討從遊戲行為看社會影響力
圖一:傳播學院國傳碩主任林日璇教授(前排左一)與南加大教授Dmitri Williams(前排中)擺出象徵國立政治大學(NCCU)的俏皮「C」字手勢,並比出臉頰愛心手勢。
圖二:Williams 教授展示曾與他合作研究的科技與遊戲公司。他過去的合作對象包括 Wargaming(《World of Tanks》/《坦克世界》)、Thatgamecompany(《Sky: Children of the Light》/《Sky光·遇》)以及募資平台 Moore,該平台透過遊戲促進公益捐款。
圖三:Williams教授(左)與林日璇教授(右)進行友好的禮物交換。
圖四:根據Williams教授的說法,社交機制佔據了玩家在大型多人線上遊戲(MMO)中約60%的遊戲時間。例如,在《魔獸世界》中,團隊動力是由玩家選擇的角色類型所塑造的。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於 2025 年 5 月 26 日與 27 日,迎來美國南加州大學(USC)傳播學院的 Dmitri Williams 教授,進行為期兩天的學術交流。此次系列講座由傳播學院國際傳播英語碩士學位學程主任林日璇特聘教授主持,為師生們帶來數位媒體、數據科學與社會影響力交會的嶄新觀點。在兩場講座中,Williams 教授皆鼓勵學生將數據視為敘事而非僅是數字,它反映的是人的行為、價值與權力結構。他同時提醒,使用來自企業的資料也伴隨倫理挑戰,包括資訊透明、隱私保護以及如何在簽署保密協議(NDA)下維持研究的誠信與公開性。兩場活動皆以熱烈的問答環節作結,學生們踴躍提問,議題涵蓋研究倫理、機器學習應用到未來職涯規劃等。Williams 教授的到訪,不僅為政大師生帶來寶貴的學術啟發,也展現出政大傳播學院持續連結學術與實務、拓展國際視野的努力。


全文詳見:https://ulvis.net/7R0y 

言論自由新挑戰—美國雪城大學Roy Gutterman教授應邀蒞臨演講
圖一:前排左起: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盧建誌博士、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主委暨政大新聞所退休教授彭芸、美國雪城大學Roy Gutterman教授,與全體與會師生合影。
圖二:主持人盧建誌博士與Gutterman教授交流互動。
圖三:Gutterman教授分享美國引人關注的案例。
圖四:盧建誌博士代表政大傳播學院,致贈紀念品予Gutterman教授。

6月5日,美國雪城大學 Tully Center for Free Speech 主任 Roy Gutterman 教授,應邀蒞臨政大傳播學院,主講 「Free Speech and Free Press: Challenging Times」,由傳播學院助理教授盧建誌博士主持。Gutterman 教授透過美國近期三則案例,探討言論自由保障、新聞從業者安全、媒體自律與 AI 內容責任:首先,川普政府撤銷美聯社白宮採訪許可,凸顯政府與媒體之間的權力衝突;其次,前副總統候選人 Sarah Palin 控告《紐約時報》誹謗案,說明美國法律對「實際惡意」標準的應用挑戰;第三,饒舌歌手 Drake 涉嫌在歌曲中誹謗,反映出藝術、音樂與新聞言論自由間的法律適用差異,並引申至 AI 生成內容的責任問題。

 

Gutterman 教授也鼓勵年輕世代:「新聞訓練能培養面對各行各業挑戰的重要能力。」現場交流踴躍,前 NCC 主委暨政大新聞所退休教授彭芸也到場參與討論,與師生共同關心新聞自由的現況與挑戰!

 

全文詳見:https://ulvis.net/7R0y 

政大傳播學院邀請歐洲智庫代表 
談臺灣國際參與現況
圖一:課程老師李瓊莉兼任教授(前排左)、講者Marcin Jerzewski(前排右)與課程學生合影。
圖二:Marcin Jerzewski 談台灣在世界貿易組織的會員資格。

2025年6月4日,傳播學院國傳碩「國際組織」課程邀請歐洲價值安全政策中心台灣辦公室主任、政大碩士班校友 Marcin Jerzewski 回母校,以「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挑戰與策略」為題,分享觀察與見解。講座由課程老師國關中心研究員暨傳播學院兼任教授李瓊莉主持,結合理論與實務,帶來難得的國際視角。

Marcin 以國際法「國家性」概念、聯合國2758號決議及策略性外交敘事為基礎,說明台灣如何透過名稱與代表方式的彈性設計,持續參與全球事務。他並以台灣加入WTO及APEC兩大案例,剖析在制度限制下,如何以貿易自由化、智慧財產保護與數位創新等展現專業貢獻。

 

互動提問中,學生針對命名爭議、國際法作用等議題熱烈討論。Marcin 強調國際參與多為政治協商結果,李教授補充名稱安排僅為制度設計,激發學生更深入思考。本講座深化學生對台灣國際處境的理解,也展現校友在國際政策領域的影響力。

TVBS與政大攜手推動永續報導
林芳穎分享建設性新聞實務與獲獎案例
圖一:TVBS新聞節目中心資深編譯林芳穎擔任講者,分享她多年從事國際新聞與永續議題報導的豐富經驗。
圖二:傳播學院研究暨發展中心施琮仁主任為活動開場。

為提升青年學子對永續議題的關注與媒體報導能力,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攜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於5月29日舉辦「第九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校園巡迴講座。講座特別邀請TVBS新聞節目中心資深編譯林芳穎擔任講者,分享她多年從事國際新聞與永續議題報導的豐富經驗。她深入介紹「建設性新聞學」的核心概念,強調新聞報導不應只停留在問題揭露,更應進一步提出可行解方,幫助社會找出改變的可能。

 

全文詳見:https://reurl.cc/LakWVK

恭喜廣告系同學校園公關提案競賽獲獎

廣告系大三同學參加114年度校園公關提案競賽表現亮眼!榮獲第二名、第三名及優勝,並有6組同學獲得佳作,感謝孫秀蕙老師及鄭怡卉老師指導。

恭喜本院多位博士生論文錄取發表
  • 111級博士生黃靜妮論文〈So Close, Yet So Far: Spatial Production and Immersive Experiences in Mixed Reality—A Case Study of Ryuichi Sakamoto's KAGAMI〉(這麼近那麼遠:混合實境的空間生產與沉浸式經驗——以坂本龍一《鏡:KAGAMI》為例)獲「第24屆國際技術哲學雙年年會」《The 24th Bienni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Society for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錄取發表。會議將於2025年6月25日至28日於荷蘭恩荷芬理工大學(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舉行。會議訊息請參考:https://spt2025.dryfta.com

  • 112級博士生杜衡論文〈A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y Foreign Internet Celebriti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Audience Interaction Behavior on Bilibili〉獲《2025年國際媒介於傳播研究協會年會》錄取發表。會議將於2025年7月13日至17日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舉行。會議訊息請參考:https://iamcr.org

  • 111級博士生吳奕均論文〈Reconfiguring Ritual Media: Sacred Aesthetics in Taiwanese Glove Puppetry〉獲《2025年Reconfigurations: 20th- and 21st-Century Literature and the Arts conference》錄取發表。會議將於2025年10月3日至5日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舉行。會議訊息請參考:https://www.ntu.edu.sg/soh/news-events/conferences/reconfigurations-2025

  • 113級博士生盛華婕撰寫之論文〈我看、我感、我寫:數智時代的影評書寫歷程反思〉獲《第六屆影視評論學術論壇》錄取發表,會議於2025年6月7日在廣東暨南大學舉行。
    會議訊息請參考:https://mp.weixin.qq.com/s/Pe7NaeOkgI95S9q6jAIlJA

  • 111級博士生吳奕均論文〈怪物、病毒與國會屍潮:新冷戰下台灣電影的國族災異三部曲〉獲《2025 第六屆台灣與亞洲電影史研討會》錄取發表。會議將於2025年8月23日至24日於國立政治大學。會議訊息請參考: https://iacs.nccu.edu.tw/PageDoc/Detail?fid=12170&id=34567

  • 109級博士生許弘諺論文〈Relational Power Behind the Screen: Analyzing United Front Networks in China’s Television Drama Industry〉獲《第28屆國際政治學會世界政治科學大會》(28th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World Congress of Political Science)錄取發表。會議將於2025年7月12日至16日在南韓首爾舉行。會議訊息請參考:https://wc2025.ipsa.org/wc/home

  • 109级博士生許弘諺研究構想〈從「生成」到「審查」:AI時代資訊自由的新戰場〉獲本校《2025 AI 跨域論壇|突破邊界 × 創新未來 × 跨域融合》補助。成果發表將於2025年6月12日至13日在本校達賢圖書館7樓
  • 羅家倫講堂舉行。活動訊息請參考:https://iaic.nccu.edu.tw/news/183

  • 109級博士生許弘諺獲得114年度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博士候選人培育計畫獎助。請參考:https://www.sinica.edu.tw/News_Content/56/3176

  • 本院新聞學系徐美苓教授與109級博士生許弘諺、本院碩士王曉帖論文〈台灣國產新冠肺炎疫苗爭議的論述建構:從國族之光到公共危機〉獲2025臺灣傳播年會社會組優秀論文。相關訊息請參考: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KreV5CN2v/
恭喜碩士在職專班多位學生論文錄取發表

<2025臺灣傳播學會年會>

恭喜傳院碩專班111級謝偉姝、楊莉莉、連芸澤 、112級張品茲等論文入選2025臺灣傳播學會年會論文!
  • 111級謝偉姝,入選論文: 《騙什麼?解讀社群媒體假名人廣告的詐騙訊息設計》
  • 111級楊莉莉,入選論文: 《青少年使用社群媒體短影音的認知偏好與效果:符擔性觀點》
  • 111級連芸澤,入選論文:《探討年輕世代的資訊接收、辨偽與行動:從政治極化觀點》
  • 112級張品茲,入選論文: 《傳統電視媒體使用AI生成影片的實務應用:以TVBS電視為例》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六十周年院慶研究生會議>

恭喜傳院碩專班112級張品茲論文入選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六十周年院慶研究生會議!

  • 112級張品茲,入選論文:《當電視新聞轉向串流直播: 以 TVBS「網路獨家」新聞為例》。 
傳院師生學術能量大爆發
多篇論文入選臺灣傳播學會2025年會!

本院師長、碩博士班同學辛苦耕耘學術之路,多篇學術論文於臺灣傳播學會2025年會獲選發表,具體如下:本院柯裕棻老師、方念萱老師、劉昌德老師、劉慧雯老師、游絲涵老師、李怡志老師及王淑美老師等7位師長共8篇論文;新聞博柯籙晏及丘忠融、傳播碩唐友友等3位校友共3篇論文;博士班柯博晟、鄭元皓、呂貞妮、王皓正、伊強、馬茗匯、楊宇晴、謝志杰及文楷誠等9位同學共11篇論文;傳播碩遲柏恩、劉宸妤、劉沐恩、陳浩瑞、劉郁昕、郭奕均、林思羽及翁基紘等8位同學共7篇論文;在職專班張品茲、楊莉莉及連芸澤等3位同學共3篇論文;最後,傳院共有6組師生團隊之6篇合著論文獲選發表。

 

今年年會以「Al or IA?後人類傳播想像」為題,將在6月26至28日於本校達賢圖書館舉行為期3天的會期。歡迎碩博士班同學把握這場一年一度的學術盛會,與傳播學術界師生互相鼓勵、交流與學習。

 

更多詳細資訊請參考:https://reurl.cc/DqzqyO

歡迎選修「亞際文化研究夏日課程」

本課程為 114 學年度第 1 學期之研究所課程,共開設「亞際流行文化研究專題」與「亞洲歷史與社會比較研究」兩門一學分課程,於 114 年 7 月 14 日至 21 日密集授課。課程內容包含七場與歷史記憶、文化記憶研究相關的專題演講;前往「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參觀現場展示的檔案史料、判決書與口述歷史資料,認識台灣極權政治時期的歷史記憶;觀賞紀錄片《春天─許金玉的故事》放映與導演映後座談;以及期末心得報告發表。課程採中英文雙語授課,每一門課程時數為 18 小時,修畢可獲得 1 學分。歡迎大三以上學生和碩士生選修!

上課時間: 7 月 14 日至 7 月 21 日

上課地點:政大研究大樓二樓203教室

開課單位:亞際學程


課程介紹與報名資訊:https://reurl.cc/eM1kq7

圖說:亞際文化研究夏日課程(圖片來源:亞際學程)
yuanling@gmail.com

Taiwan 11605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